善无畏又一次来到灞水桥头,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僧人知道他出行,跑过来了。
桥头的位置还是那么多的人,摆摊做买卖。
有的是在张家村子住,看大熊猫的,跑这边吃小吃。
等到天黑的时候灯笼一挑,长安城由于不关城门,百姓就走几里路,到这边游玩。
从城门到此出,一路上是军营。
百姓不怕遇到坏人,坏人还敢往这跑?
摆摊的人看到一大群僧人,好奇不已,却没有跪下给磕头的,又不是在寺中。
寺中敬的是佛,僧人代表不了佛。
而且李东主讨厌别人下跪的事情百姓们都知道了,要跪也是跪李东主。
李东主送出来大量的医书,活人无数。
长安的僧人们和道士们都习惯了,有百姓过来买草香,买完也不上香,拿着回家。
最初还不清楚原因,后来才知道,百姓回去给陛下和灞水李东主上香。
更可气的是,寺里和观里有免费的草香,百姓也拿,拿完了回家。
最近听说百姓买蒿子制作的盘香,点燃以后先摆在陛下和李易的长生牌位上一会儿,接着拿到自己房间中驱蚊子。
意思是心意到了,但是这香我有用,不能一直熏你们。
据说是李易去抓大熊猫的时候跟人商量的,李易不在乎。
善无畏发现了此事,百姓对僧人没有那么恭敬,你看他们的时候,他们会跟你点下头。
“长安信佛者少啊。”善无畏竟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。
“三藏大法师,京兆府的百姓如今更信李易,有百姓说,佛在心中,知道就行,李东主行利民之事,要记在住。”
一个寺的主持这时给出答案,百姓心中,李易比佛重要。
“李东主,当如是。”善无畏竟然也称呼东主,而且认可了这一点。
他这个人没什么大毛病和大的缺点,八十岁了,看到了太多,品质不错。
他看到了百姓的生活,知道背后李易做了许多。
百姓拿到实际好处了,当然要对李易推崇。
他们一群人呆在这里,庄户们跑去告诉李易。
“去见一见吧,翻译经书的事情还要依靠他,我没时间抄。经书留下来,就是文明财富。
我大唐容得下天下之教,民心在大唐,了解一下其他地方的文化也不错。”
李易决定见一下,看看对方究竟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。
于是他换上了新的白大褂,听诊器挂在脖子上。
宫女和太监也换上宫装,围绕在他身边,庄子上的护卫放好袖箭。
羽林飞骑在最外围,只腰挎横刀。
一群人走到桥这边,对方看到了河这头的一群人。
李易迈开大步过桥,善无畏似乎猜到了什么,站好,面向桥。
旁边的千牛卫小队立即冲出来,分左右站立。
李易走过桥,看着面前的人,发现对方长得确实好,面相庄严,却又慈眉善目。
善无畏同样打量着李易,李易给人的感觉十分随意,又有一种亲切感,看着他就认为他值得信任。